导语: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
白酒说:“我是豪爽”;红酒说:“我是浪漫”;啤酒说:“我是大度”;酒精说:“没有我,你们都是水货”!
酒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
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
白酒香味成分种类有: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缩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呋喃化合物等。
醇类除乙醇外,最主要的是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正丁醇,属于醇甜和助香剂的主要物质来源,对形成酒的风味和促使酒体丰满、浓厚起着重要的作用,醇类也是酯类的前驱物质。
生活中对于喜欢喝酒的人而言,爱上的不是酒,而是那种感觉……
正所谓“小酌怡情”,喝酒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和发泄,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只要控制好摄入量,每天只饮少量白酒,对身体还有一定好处。
每天喝少量白酒,除了对降血糖有帮助外,身体还会出现哪些变化?
其一:促进新陈代谢
白酒对于含有较多的酒精成分,且热量较高,因而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全身皮肤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从而还可以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这种良性的刺激作用还能欧作用于神经传导,从而对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良好的贯通作用。
其二:对心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通过研究证实适度饮酒可以大大降低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25%到40%之间),对于预防心脏病、中风等有一定的效果。
其三:可以减少糖尿病
尤其是对女人来说,酒精可以激发人体产生胰岛素,从而预防因血糖突然升高而导致的二型糖尿病。
其四:益长寿
适度饮酒的群体相比不沾酒的群体更长寿,这已经得到很多的实例所证明。
总之,少量饮酒可以增加人体血液循环,有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但对高血压的人尽量不要喝酒。
劳动一天,感觉很疲惫,少量喝点白酒,可以消除人体的疲劳,白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适量的饮酒可以很好地防止关节炎的发生,还能帮助身体排毒。
过量饮酒的危害:
第一种:长期饮酒会导致体内维生素缺乏,乙醇进入肠胃内,会分解体内的能量,分解肠胃中的矿物质。
第二种:长期饮酒会导致食欲下降,乙醇会刺激胃肠黏膜,大量的乙醇进入胃内会损伤胃肠黏膜,进而影响食欲。
第三种:乙醇会影响肝功能代谢,肝脏是排泄器官,可以分解乙醇,但是长期饮酒肝脏来不及分解大量的乙醇,就会损伤肝脏,影响肝功能。
总之,不可否认的是:
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因为酒精会在肝脏分解,连续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脂肪肝,脂肪肝压迫正常的细胞,使肝细胞缺血、缺氧丧正常功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喝酒的三大原则:
饮酒也是一种饮食行为,健康饮酒需要遵循三大原则。
其一:饮酒要适度,不要只看重口感,建议选择度数低的酒,度数较低的有葡萄酒、啤酒,而且葡萄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延缓细胞的衰老起到美容作用。
其二:要适量饮酒,正常人每公斤体重最多可以饮用0、6~0、8毫升酒精,喝酒的同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忌空腹饮酒。
每天每人最大饮酒量不要超过体重(公斤)×70÷酒精度数,不要经常饮酒,长期大量饮酒者易引起酒精性肝炎。
其三:要在合适的时间饮酒,健康饮酒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后,晚上12后就不要饮酒了,因为下午的时候人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浓度低,酒精不易被人体吸收。
晚上睡觉前尽量不要喝酒,否则影响第二天的生活质量,并对视网膜、肝脾有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