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越来越多,目前近3亿,除了一小部分能够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血压正常外,大部分人可能不得不服用降压药来控制高血压。
所以对于高血压的人来说,不得不面对降压药。
最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就是:吃降压药以后就不能停药了吗?在大家的印象中,得了高血压意味着终身服药,其实有一些高血压确实是不用服药的。
一、假性高血压
血压是血液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袖带加压法是常规经典的测量方法,但是也有弊端。
当放气时,袖带所施加压力小于动脉内压力,血压便冲开闭塞的动脉使血流通过(产生声音)。
那么对于一位血管严重硬化的患者,即使真实血压不高,测量血压时袖带需要增加到更高的压力使血管闭塞,这就是所谓的假性高血压。
二、体位性高血压
有一些人群的血压受体位改变的影响较大,这可能跟心血管自主神经衰竭导致的神经源性高血压有关。
在起床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而平躺仰卧的时候又会出现高血压,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帕金森患者中,目前对于仰卧位高血压,并不建议用药,而是建议夜间睡眠床头抬高 15度。
三、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常见病。
孕期妇女由于子宫胎盘缺血、子宫紧张、前列腺素缺乏、代谢异常等因素,容易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一般不严重的妊高征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调整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四、初发轻度的高血压患者不用服用药物
当患者低压在90 mmHg,高压在140mmHg的范围内,高压和低压的数值都不是很高,这时候只需要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就可以控制患者的血压。
比如,把长期高油高盐的饮食改善一下,平时清淡饮食;体重过高者通过适当运动,来调整体型,改善血压。
降压药一旦开始吃,就不能停吗?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吃药来有效降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但是“是药三分毒”,一些高血压患者担心自己长期吃降压药,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于是私自停止服用降压药,或者隔几天服用一次降压药,试图降低依赖的风险。
降压药时通过作用于高血压的某一发病机制,或几种发病机制来起到降压作用,一旦停药,阻断机制就会消失,血压会再次升高。
不过,降压药是否要终生吃药,看个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以下这两种情况,患者可以考虑停药。
医生:2种情况可以停药了
第1种情况:出现副作用
虽然说服用降压药是有效降压的措施,但是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每个人吃完的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停药,然后更换其它的控压方式。
服用降压药是为了将血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是低于正常值,就可能会出现头晕、昏迷等现象,出现这些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并停止服用降压药。
第2种情况:血压变稳定
经医生诊断为血压稳定的人,根据医生的诊断在血压状态良好,身体状况正常时可以开始停药,与寒冷的季节相比气候适宜时停药更为妥当。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需要持续服药,舒张压维持在12kpa左右达到半年的,可停用一种药物或减少另一种药物的剂量;如果停用一种药物后血压保持在较低水平,方可再停用另一种药物,停药或减药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压,坚持非药物治疗,如发现血压升高,应重新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要吃药,如果发现自己血压值偏高,应把个人的具体情况详细告诉医生,让医生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吃药,如果血压的情况有好转,药物减量或停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服用降压药后,血压如果偏低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减药,但是不建议停药,如果由于某些疾病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血压偏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药观察。
另外建议在吃降压药期间,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随着监测的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