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生活常识

在很多人的眼中,“癌症”就是一个不治之症,想必很多人都会设想过,要是自己哪一天患上癌症,就停止忙碌的生活,爽快的把老板“炒鱿鱼”,把存款都用来做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免得家人担心就瞒着家人,然后自己潇潇洒洒的过剩下的“三个月”。

一般发现癌症就是晚期,那就不需要再抱有希望了吗?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在事业发展最好的阶段,人民日报记者被查出肺癌晚期

凌志军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以时政记者身份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风云际会,然而却在事业发展最好的阶段查出了肺癌晚期。

2007年,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被查出肺癌晚期,“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医生委婉地告诉凌志军,他的生存期不超过三个月。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凌志军一下子没有回过神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一名癌症患者,而且还是晚期,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死亡离自己这么近,也体会到了癌症的绝望与无助。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凌志军抗癌成功

冷静下来过后,凌志军开始问自己:难道真的一线生机都没有了吗?向来视死如归的他,在无限接近死亡的那一刻,产生了强烈的求生意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来。

虽然被医生告知生命仅剩三个月时间,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和绝望之后,凌志军开始调整心态,积极对抗病魔。

作为记者,凌志军见过太多因过度治疗而去世的癌症病人,于是他拒绝化疗,选择用自我治愈的方式去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用五年的时间摸索出一条独特的抗癌之路,最终肿瘤消失,凌志军迎来重生,成为“抗癌成功第一人”。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3个忠告分享给您

1、癌症不是绝症

凌志军认为癌症绝对不是绝症,癌症晚期也不代表没救了。世卫组织已经明确,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以美国为例,近年来,美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下降的趋势,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超过了80%,平均存活时间也达到了10年以上,比一些慢性病还要长。

所以换一种方式想,把癌症当成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来治也为何不可,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癌症无法消灭,我们也可以做到与癌共存,实现长期生存。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2、拒绝化疗,积极抗癌

凌志军并非完全拒绝手术,在确诊肺癌之后,医生建议他做手术开胸切除肺部肿瘤,凌志军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不会在手术之后,他拒绝了化疗和放疗,而是选择自我修复。

出院时,凌志军还拒绝了医院给他开的抗癌药,因为在凌志军看来,那些昂贵的抗癌药,同样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破坏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出院之后的凌志军,改掉了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击溃了癌症。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3、适当锻炼,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抗癌初期,由于癌细胞的影响,凌志军连迈开步子都很困难,但凌志军依然坚持每天走一点路。

从几百米到几千米,凌志军慢慢地越走越远,他的生命也越来越有活力。

此外晒太阳、深呼吸、调节心情、家人的关爱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都被凌志军视为自己能够抗癌成功的法宝,在确诊癌症五年后,凌志军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抗癌成功,3个忠告分享给您

结语:

如今的凌志军不再活在大众的眼中,而是自己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对于自己的抗癌方式,凌志军认为,他只是如实地把自己的抗癌经历告诉了大家,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情况都不一样,病友们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

可不管怎样,面对癌症,只有克服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命运和解,倾听身体的声音,乐观地面对生活,才不至于被病魔所左右。

最后,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平安。

标签: 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