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六味地黄丸这款药物,绝大多数的人都对这款药物特别熟悉,因为在日常生活里以及在广告当中都有见过六味地黄丸的身影,而对于许多中年男性朋友们而言,六味地黄丸还是家庭药箱当中的常备药物。
什么是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它主要就是用来治疗肾阴亏虚等多种疾病的一种中药材,有着滋阴补肾的功能。六味地黄丸它属于一种中药材,主要能够治疗肾阴亏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头晕,耳鸣盗汗,遗精多的症状。
吃六味地黄丸,会给身体带来4个好处
1.治疗月经不调
女性每个月都会来月经,但也会有时伴随着疼痛气滞血瘀而引起月经不调,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改善。因为六味地黄丸当中的熟地黄牡丹皮等中药材有着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女性月经不调时可以进行服用改善自身病情,而且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2.提高记忆
六味地黄丸中的成分熟地黄可改善实验性脑功能障碍和增强老人的记忆力。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能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脑代谢和中枢神经递质的传递,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3.增强肾活力
尤其是一些40岁以后的男性,容易出现肾气不足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盲目的去选择调理,但是都没有特别大的效果,甚至因为病情的延误会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情况,六味地黄丸也能够帮你改善,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活力满满。
4.促进骨骼健康
六味地黄丸中的密骨片能够温肾壮阳,活血化瘀增强骨骼细胞的活性,坚持服用此类药物,能够起到增强骨质的效果,可以服用可以预防骨质的流失,减少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男子经常服用六味地黄丸,吃了三年后身体怎么样了?
李先生经常感觉到身体酸痛,尤其是腰部,后来还出现了四肢麻木的感觉,于是李先生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做了检查。通过检查,医生了解到李先生的身体还算健康,只是有点肾亏。
然后给李先生开了六味地黄丸,让李先生回家之后按时服用。从那天起,李先生每日坚持服用,短短4个月的时间,李先生肾阴虚的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缓解。而为了巩固病情,李先生又坚持服用。
李先生心想既然六味地黄丸的效果这么好,还可以强身健体,不妨长期使用,就这样,他自行做决定前后服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直到最近却突然出现了腹痛,腹胀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肾脏受损严重。李先生把自己服用六味地黄丸的经过给医生讲了之后,医生直接骂他太糊涂。
1.食欲不振
如果长时间服用该药物,会出现滋腻伤脾的现象,从而导致腹痛、食欲减退、大便稀等症状。由于老年人大多脾胃功能都已经大大降低,所以老年人在服用时要注意适量。同样脾胃不好的人,也要注意遵医嘱服用。
2.加重肾虚
六味地黄丸虽然能够起到补肾的功效,但是只缓解肾阴虚的症状,并不适合肾阳虚。比如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精神萎靡以及四肢寒冷等等,没有用对药反而会加重肾阳虚症状。
3.增加肝脏压力
虽然副作用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根本没有副作用,如果你经常服用六味地黄丸,实际上会增加肝脏的压力,如果不能尽快调整,肝脏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很容易患上多种疾病。
吃六味地黄丸时要注意一些禁忌
1.感冒的人不要吃
90%以上的感冒都存在寒包火的现象,服用滋补类药物会加重内热,不利于寒湿气排出,人的味觉会受损。此时吃六味地黄丸只会影响了感冒药效挥发加重病情。
2.体重肥胖的人不要吃
肥胖的患者多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舌体胖大,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黏腻,属于痰湿体质。六味地黄丸偏于滋阴,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就会加重痰湿。
3.健康的人不要吃
由于六味地黄丸属于一种补药,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健康人群会选择吃一些六味地黄丸,认为能够起到滋补的作用。如果没有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的话,会导致体内出现阴阳失衡现象,不但没有滋补效果,而且还会加重各个器官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
4.高血糖患者不要吃
六味地黄丸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糖分来调节药物本身的苦涩味,对于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来说,服用六味地黄丸只会让血糖急剧升高,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好处。
5.高血压患者不要吃
六味地黄丸它属于一种滋补的药物,如果多,那么无疑加重了血管的负担,从而影响血压的水平,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类人群最好要少吃。
六味地黄丸吃多少合适?
根据六味地黄丸说明书的要求,推荐剂量为一次6克。由于六味地黄丸生产厂家不同,规格也不同,常见的规格是10粒重2克左右,也就是一次需要服用30粒。
也有的24粒重6克左右,需要一次服用24粒。因六味地黄丸规格不同,服用剂量也有差异,建议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六味地黄丸适合什么时候吃?通常来说六味地黄丸的最佳服用时间为饭前30~60分钟,六味地黄丸属于补益剂,这段时间进行服用药物能与胃黏膜直接接触,药效能发挥到最大作用,如果在饭后服用,很容易受到食物影响,药效容易被稀释。
能够看出合理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够给身体健康带来好处,但是大家也要懂得凡事有利也有弊不能过多服用,在服用之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进行,切勿私自胡乱服用,这才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