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生活常识

导语:长寿,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几乎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久远,长寿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华民族的长寿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古朴、凝重,既注重理念的作用,又注重实践的功效,源远流长,多姿多彩。

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未中断过对长寿的追求,在我国民间,嫦娥偷灵药、彭祖不老、秦始皇求仙、汉武帝炼丹……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经典故事。

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放弃对长寿的追求,但长寿的确是很难实现的,那我们就来反向思考一个问题,人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

寿命是天注定?

非也!这个跟生活环境和意外情况而定,不是天定的。

所谓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常采用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达状况。

寿命取决于众多因素:

遗传占15%,家族性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甚至是癌症等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性。

环境占20%,尤其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劣,食品安全的堪忧,很大程度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导致了一些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疾病的发生。

医疗条件占10%甚至更多,单纯从医疗条件讲,富人享受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寿命相对更长一些。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生活方式占50以上,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活方式包括很多,包括上面的烟和酒,也包括饮食、水质、作息、是否经常生气、是否经常锻炼等等。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些长寿村,而且长寿的老人大都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因为那里虽然医疗条件不好,但是环境和生活方式就占了70%以上的长寿因素。

而好的生活环境和好的生活方式下,人就更少生病了,所以医疗条件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了。

总之,小编觉得活多少岁远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一:饮食搭配

早餐要吃好,食不过饱。

饮食方面,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钟院士特别提到早餐一定要吃得丰盛。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他每天的早餐,种类多,量也大,很多人都吃不下,有牛奶、面包、鸡蛋、果汁、红豆粥,热量可以占全天30%以上。

虽然精米白面好吃,但很多营养物质会流失掉,所以钟南山虽然不爱吃杂粮,但还是把五谷杂粮当‘药’来吃,对自己也够狠吧!

他还说,长寿有一条养生秘诀非常重要,就是:不要吃太饱,中年人以上,七八分饱,胃肠消化效率高,负荷比较小,正正好。

第二:坚持运动

钟南山说:在下午下班后、吃晚饭之前,我会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20分钟,再做一些仰卧起坐、拉力和引体向上等运动,每天会运动45分钟左右。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但如果白天出诊,晚上会感到特别累,就不做运动了,在没有场地的时候,我也会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做做俯卧撑和高抬腿等。

进行锻炼后,会觉得精神舒畅,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很多,特别有朝气,这样,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工作,但人们不要在晚上9点后进行锻炼,以免影响睡眠。

第三:好心态

钟南山院士认为,好心态也对健康和长寿有帮助,他举例表示,有许多年纪都90多岁的科研人员依然在坚持搞科研,这样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反过来呢,生气、嫉妒、恐慌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他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计较。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除了以上的几点,钟南山院士曾在广东职工大讲堂上作“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主题讲座时还提到以下几点:

一定要吃好3顿饭;

一定要睡好8小时觉;

不熬夜,老年人作息应该恢复到自然天性,就像鸟儿一样,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

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

每天一定要大便,排出毒素;

一定要家庭和睦,家庭不和睦,人就会生病;

不吸烟,不酗酒

全世界最不好的两个习惯就是抽烟和喝酒,抽烟的人,易患气管炎、肺气肿或者肺心病,最后走向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注意滋补身体,提高免疫力

健康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记住这几句话:“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结语:你了解了吗?

标签: 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