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血液中的脂质需要甘油三酯组成,甘油三酯含量超标容易引起高血脂问题。可以通过外在食物补充,也能在体内合成,大家不想被高血脂困扰,应该注意控制饮食。
血管如同水管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会变硬变脆,而且也会堆积一些垃圾。这些垃圾会越积累越多,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造成血管堵塞,引发血管方面的疾病。
人体甘油三酯有两大来源,其一为肝脏自身合成,其二为食物摄入。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控制血脂,要从饮食入手。
01首先了解一下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种,它是由肝脏和身体消化和分解外界食物后得到的产物之一。
甘油三酯可以增加身体对脂肪,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促进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与分解。
蛋白质进入身体后会被分解为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可以促进身体内抗体和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对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很好的功效。
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是机体恒定的供能来源,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参考值是0.56-1.70mmol/L。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规定,甘油三酯在1.70mmol/L以下即为适当水平,1.70-2.25mmol/L为边缘升高;≥2.26mmol/L为升高。
02“甘油三酯大户”被揪出?医生:能不吃就不吃,别等不适再后悔
1.肥牛
吃火锅必不可少的就是牛肉卷和羊肉卷,生活中牛肉卷可以吸引人的味蕾,但是牛肉卷和羊肉卷的不能经常吃。
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脂肪以及甘油三酯,吃多了会导致身体出现肥胖,还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2.奶酪
很多人在平时喜欢吃一些面包,夹杂着奶酪,虽然口感比较好。但是奶酪当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在血管内沉积,诱发高血压高血脂。
而且,奶酪当中所含有的能量,也会转化为甘油三酯,是非常不利于血管健康的。
3.动物肝脏
猪肝、猪脑等动物内脏是我们喝酒时的最爱,食用适量的动物内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
但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经常吃太多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堆积。转化为甘油三酯不断沉积在血管中,从而促进高脂血症的发生。
4.鸡皮
鸡皮适当的摄入能够增强皮肤弹性,从而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因此成了众多女性朋友比较追捧的一种食物。
但要注意的是,鸡皮中有着过多的脂肪、甘油三酯所存在,脂肪在身体中不断的堆积,不仅容易引起肥胖。同时也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会使血管出现堵塞的情况。
5.土豆
很多人觉得土豆是很健康的食物,但土豆中的淀粉含量比较多,食用后虽不会直接升高甘油三酯水平。但过量食用,摄入太多淀粉,则会向脂类成分转化,包括甘油三酯。
有些人对油炸土豆非常喜欢,这种食物有相对较高的热量,食用后会升高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水平。提高患高脂血症的概率,限制堵塞体内血管,健康受到威胁。
6.红烧肉
有很多老人特别喜欢自己在家做红烧肉,红烧肉虽然选择的食材是五花肉。将五花肉通过炒糖色之后,不仅看上去非常有食欲,吃起来的确非常美味。
不过要注意,红烧肉本来就是比较油腻的,肥肉含量比较多,再加上加入了大量的糖,这样热量也很高。如果经常吃不仅会诱发肥胖,也易导致脂质沉积诱发高血脂。
7.咸鸭蛋
咸鸭蛋的味道独特,里面含有鸭油,腌制后吃进嘴里口感独特,也十分下饭,受到很多人喜爱,但在发酵过程中称为高钠食物。
长时间吃咸鸭蛋,会导致患者血压直接飙升,所以对于甘油三酯比较高的人群,建议少吃为好。
03想要稳定甘油三酯,以下几物建议多吃
1.豆制品
豆制品中虽然脂肪含量也比较高,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并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更大程度的保护心血管健康。
另外,豆类中的卵磷脂含量也高,卵磷脂有很好的乳化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血液黏稠度,被称为“血管清道夫”,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荞麦
经营养专家研究发现,荞麦营养价值位居粮食作物之首。含有丰富的多肽、糖醇、类黄酮、β-葡聚糖、芦丁等成分,这些物质能够吸附血管中多余的油脂和垃圾毒素。
3.沙棘
沙棘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苏氨酸,当人体摄入沙棘时,苏氨酸会聚集在肝脏附近,苏氨酸能调动肝脏的积极性,提高肝脏代谢率。
有助于促进新细胞的及时生成和旧细胞的代谢,从而增强肝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从而降低体内脂肪含量。
4.黑木耳
现代医学药理实验结果显示:黑木耳中的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血液总胆固醇水平。
同时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另外,黑木耳中的粗纤维素、维生素K、钙、镁、钾、磷等物质,也能够减少血液凝块,降低血液浓稠度,帮助降血脂。
5.猕猴桃
猕猴桃中所含有的微量营养物质,属于人体发育、循环代谢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物质。所含有的抗氧化物质成分,也有效提高了血管表层自我收缩、扩张的能力。
每天食用一个猕猴桃,可有效改善血液黏稠的情况,抑制硬化血栓斑块、瘀血成分的堆积。进而让血管垃圾废物顺利排出,降低自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6.山楂
山楂水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用山楂浸泡在水中喝,可以帮助降低血脂,调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山楂中的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脂作用。